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国产人与zoxxxx另类,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點擊圖片放大

劉后一生物科普系列(套裝)

定 價:¥ 69(元) (0折)

叢 書 名:

作 者:劉后一 著

出 版 社: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07-01

ISBN:978-7-5560-6647-6

分享到:
25.5K
  • 作者簡介
  • 編輯推薦
      劉后一,著名科普作家,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從事科普創作。1962年畢業后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任科普雜志《化石》主編。1953年加入中國動物學會,1957年加入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1980年加入中國人類學會、中國作家協會。1979年至1990年任中國科普創作協會第一、第二屆理事會理事。1982年至1997年任《世界兒童》顧問。
??著有《山頂洞人的故事》《算得快》等。科普集《算得快》獲全國科普作品獎,《北京人的故事》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獎,《大象的故事》獲上海優秀科普作品獎,《珍稀動物大觀》獲全國保護環境一等獎。

內容推薦

本系列是老一輩科普名家劉后一的科普作品,共4冊,分別是《奇異的恐龍世界》《人類的童年》《大象的故事》《珍稀動物大觀園》。《奇異的恐龍世界》從恐龍的種類、恐龍的生存和滅絕等方面,介紹了不為人知的恐龍世界。《人類的童年》用生動的故事,為讀者展現原始人的生活,主要介紹了北京人、半坡人和山頂洞人的故事。《大象的故事》從大象的外觀、大象的始祖、博物館中的大象、人與大象的關系等方面講述大象的故事。《珍稀動物大觀園》主要介紹了我國珍稀哺乳動物(如大熊貓、白鰭豚等)、珍稀鳥類(如褐馬雞、綠孔雀等)和其他種類珍稀動物。

目錄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人類的童年

目錄:
北京人的故事
故事的由來  2
獵 火  4
喂 柴  14
驅 獸  23
打 虎  30
山頂洞人的故事
故事的由來  42
捕 魚  43
殺 象  51
學 藝  59
埋 尸  66
縫 衣  72
鉆 木  78
半坡人的故事
今日向何方  96
張 弓  99
種 粟  111
馴 狗  121
養 豬  129
織 布  137
制 陶  146
畫 符  154
易 物  162
計 數  171
斗 械  179
后 記  193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大象的故事

目錄:
到動物園里去看大象  1
瞎子摸象  1
現代最大的陸生動物  2
曹沖稱象  4
靈巧的鼻子  6
蒲扇般的耳朵  9
大象牙  9
自然博物館里的大象  11
磨子似的臼齒  11
巨大的腦袋  13
柱子似的腿  15
統一的有機體  16
西雙版納密林中的大象  18
大象的家鄉  18
大象的生活  21
生兒育女  23
長壽的動物  25
人和象  28
從“大象怕老鼠”談起  28
大象學校  29
從動物園到馬戲團  30
大象想自殺  32
“工人”“農民”和“士兵”  33
象“保姆”和象“漁夫”  35
大象“畫家”和“警察”  37
象牙和象肉  38
大象的惡作劇  40
地底下的大象  43
為什么叫作“象”  43
觀一指而知全身  44
居維葉的故事  45
鑒定錯了化石  47
“有字地書”  48
始祖象、恐象和乳齒象  51
象的系統樹  51
豬那么大的象  53
大象起源于中國  54
分道揚鑣  55
可怕的象——恐象  56
下頜很長的乳齒象  58
下頜像鏟子的象  59
下頜很短的乳齒象  61
真正的象  62
真象的始祖  62
齒脊像屋脊的象  63
“北京人”吃過的象  64
冰箱里的大象  65
黃河象的發現  69
珍貴的化石  69
老年的公象  71
滅頂之災  72
古代的地理和氣候  74
象的親屬  76
奇異的蹄兔  76
海牛  77
“美人魚”——儒艮  79
5000萬年的回顧  81
象的變化和發展  81
象為什么會變  82
象的起源和未來  84
后記  87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奇異的恐龍世界

目錄:
寫在前面  1
龍與恐龍  3
可怕的寶物  6
奇怪的牙齒  8
恐龍時代  10
爬行動物和恐龍  12
恐龍的家譜  14
貌不驚人的祖先  17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19
早期蜥龍類——腔骨龍  20
蜥腳類的祖先——祿豐龍  22
大發展,大繁榮   24
恐龍家族中的“狐貍”——虛骨龍  26
另一支虛骨龍——似鴕龍  28
可怕而古怪的恐爪龍  30
恐龍世界的霸主——霸王龍  32
又一位“暴君”——永川龍  34
恐龍家族的“巨人”——馬門溪龍  37
“特大恐龍”之謎  39
破紀錄的恐龍——梁龍、腕龍、震龍  41
“打雷的蜥蜴”——雷龍  43
恐龍世界的“四不像”——芙蓉龍  45
光怪陸離的一支——鳥龍類  47
彎曲的蜥蜴——彎龍  49
恐龍世界的“羚羊”——棱齒龍  51
放大的彎龍——禽龍  53
頭長巨瘤的腫頭龍  55
長著鴨嘴的恐龍——鴨嘴龍  57
中國的鴨嘴龍  61
身披利劍的劍龍  63
身披鎧甲的甲龍  66
頭上長角的角龍  68
恐龍的“堂兄弟”  72
奇異的翼龍  73
翼龍之謎種種  76
海洋的驕子——魚龍  79
海陸兩棲的蛇頸龍  82
一場空前浩劫——恐龍的大滅絕  84
恐龍世界的珍品——恐龍蛋、腳印和木乃伊  90
一窩小鴨嘴龍  97
他們說:我們見到了恐龍  98
可怕的海怪  99
神秘的尼斯湖怪  102
到處發現了湖怪  104
太平洋里的怪獸  107
追蹤活恐龍  109
可怕的巨蜥——科摩多龍  112
龍子龍孫——今天的爬行類  115
尾聲  118
后記  119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珍稀動物大觀園

目錄:
我國珍稀哺乳動物  1
懶惰的蜂猴  3
大個子臺灣猴  6
葉猴的家族  9
“美人”金絲猴  14
人類遠親長臂猿  18
風靡世界的大熊貓  22
從害獸到一級保護動物  30
“百獸之王”——老虎  33
我國現存的老虎  35
“美人魚”——儒艮  37
“活雷達”白鰭豚  39
巨大的陸生動物亞洲象  43
愿野馬在祖國大地繁衍昌盛  48
吃苦耐勞野駱駝  51
高山珍獸白唇鹿  54
時來運轉的海南坡鹿  57
坎坷“游子”麋鹿  59
“穿白襪子”的野牛  63
我國特產野牦牛  66
多災多難的高鼻羚羊  69
名牛實羊的羚牛  72
我國珍稀鳥類  75
消滅蝗蟲的英雄——白鸛  77
白鸛的“堂妹”黑鸛  80
國寶朱在發展  82
朱的同科“姊妹”  87
鳥中“傻子”黃腹角雉  88
高山俊鳥綠尾虹雉  91
“拼命三郎”褐馬雞  93
高山雪雉藏馬雞  96
“富貴閑人”藍鷴和白鷴  98
珍稀觀賞鳥白頸長尾雉  101
“義務氣象員”黑頸鶴  104
能歌善舞的丹頂鶴  108
高雅俊逸的白鶴  113
多情的大嘴鳥——犀鳥  116
家雞的祖先——原雞  119
水禽中的佼佼者——鴛鴦  122
園林之花——錦雞  126
“綠色王子”綠孔雀  130
聞名世界的大天鵝  134
我國其他珍稀動物  137
揚子鱷有救了  139
馳名中外的瑤山鱷蜥  143
兩棲動物“娃娃魚”  146
同鄉故友中華鱘、白鱘  149
脊椎動物的祖先文昌魚  154
后記  156

閱讀部分章節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人類的童年

獵 火

    天氣悶熱得要命。
    太陽已經偏西,照不到猿人洞口了,然而沒有一絲絲風,山洞附近的樹木花草,一動不動地呆立著,好像也悶得受不了似的。
    山洞里雖然陰涼些,但是潮濕得很,地上濕漉漉的,石壁上也淌著一滴一滴的“汗珠”。
    一個花白胡子的猿人老頭兒,剛打制好幾把石刀,仿佛渾身很不帶勁兒,幾十年來他身上留下的傷疤一齊在隱隱作痛。他只得停了下來,朝身邊一個名叫小猴兒的孩子看了一眼。這孩子替老頭兒到河邊找了好幾趟石塊,現在也乏得躺著不想動彈了。老頭兒怕他受潮,就吆喝了一聲,左手拄了根大松樹枝當拐杖,右手拉著小猴兒,一瘸一拐地走出洞去。
    后邊山上,傳來了成年女猿人和孩子們的笑聲、叫喊聲,她們在采集著野果。東南河邊平原上,男猿人們在怒罵著、呼叫著,他們在追趕著什么野物吧!
    山洞外面似乎并不比洞里舒服。老頭兒正打算拉著小猴兒回洞去,忽聽“呼”的一聲,一陣風從山后刮了過來。
    刮大風了。一團烏云很快就把太陽遮住了。
    風越刮越大,烏云也越積越厚,大地一下子變得昏沉沉的。
    老頭兒知道大雷雨馬上要來了,立刻用兩手合成筒形,套在尖尖的、長滿花白胡子的嘴上,向東南平原和后山呼叫了幾聲,就拉著小猴兒走回洞去。
    緊跟著進來的,是一個叫阿鹿的青年女猿人。接著是幾個笑著、叫著的女猿人,她們捧著、抱著連枝帶葉的野果,有的還背著、抱著小娃娃。最后進來的是一個半老女猿人阿猶——她背著一個名叫小兔兒的女孩——和一個半老男猿人阿豫。
    小猴兒立刻掙脫了老頭兒的手,叫喊著迎了上去,從她們手上接過野果,藏到洞的深處。
    “轟隆隆”,一聲雷響,大雨點兒噼里啪啦地掉了下來。
    一個叫阿馬的青年男猿人,一手拿著棍棒,一手提著一只剛打到的小兔子,冒著急雨,沖了進來。接著,幾個男猿人,手中拿著棍棒和石塊,也叫喊著沖了進來。
    他們放下手里的東西,從突出的眉脊上揮下雨滴和汗水,呵呵地喘著氣,嘰嘰咕咕地嚷著。
    “轟隆隆——嗵!”
    一聲巨響,地動山搖。一些沙石,從山洞頂上唰唰掉了下來。擠在一塊的猿人們以為山洞要塌了,立刻一窩蜂似的從洞里躥了出去,有的連隨身帶的棍棒都忘了拿。
    來到洞外邊,大伙兒就看到北山樹林子里,一團黑煙沖上天空,一只通紅的、沒有一定形狀的怪物正在吞吃著樹木。那些豺狼麋鹿都慌慌張張地從樹林子里沖了出來,東奔西竄,沒命地逃。
    “跑!”阿馬大叫了一聲,帶頭奔向河邊,往東南方逃去。接著,男人、女人、孩子們也跟著亂竄。
    “咦——”老頭兒打了一個呼哨,順手拉住了跑在最后的阿豫和背著小兔兒的阿猶兩個半老猿人。
    “跑嗎?”
    他見大家停住了腳步,便放了阿猶和阿豫,揮舞著雙手,叫了一聲:“來!”
    聽老頭兒一呼喚,大伙兒雖然心頭還在突突地跳,可是都服從地走了回來。
    “斯——火也!”
    “火?”大家學著說了一聲,你瞧著我,我瞧著你,都覺得挺新鮮。有幾個年紀大點的還“哦”了一聲,仿佛說,原來就是這個。因為他們多次聽老頭兒說過火這怪物,可是親眼看見,這還是第一次。
    接著,老頭兒指了指北山的樹林子,告訴大家:“火——向東——河——過不去的;向這——水溝、石頭——過不來的。”老頭兒見大家安靜了下來,就指手畫腳地又一次給大家講起了火的故事。
    老頭兒的話,簡單粗糙,又結結巴巴的,不用翻譯,我們現代人是聽不懂的。不過當時他打了很多手勢,做了很多動作,所以在場的猿人聽得津津有味。后來,老頭兒坐下來了,大家也就圍著他坐了下來,聽他慢慢地講著。
    這時,雨已停了,云散天青,太陽顯得更加燦爛輝煌。但是,北山樹林子里的火,還在熊熊地燒著。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大象的故事

到動物園里去看大象

瞎子摸象

    小朋友到動物園里去玩,最喜歡去看大象。許多小朋友圍著欄桿,有的指著大象的鼻子發笑,有的指著大象的腿驚奇地叫起來。趁著大家高興的時候,我先講個瞎子摸象的故事吧!
    從前,印度國有六個瞎子。因為他們是生下來就瞎的,所以他們從來沒有看見過任何東西,也從來沒見過大象。
    他們多么想知道大象是個什么樣子呀!
    有一天,他們在路上走,只聽得有人在吆喝:“閃開,閃開,大象來了!”
    他們覺得這是一個了解大象的好機會,便央求人家領他們走到大象跟前,動手摸起大象來。
    一個瞎子摸著大象的軀干,便說:“啊,大象原來就像一堵柔軟的墻壁啊。”
    另一個瞎子摸著大象的腿,嚷道:“不對,大象像一根肉柱子。”
    第三個摸著大象的鼻子,他說:“啊,不,不!大象像一條很粗的蛇。”
    第四個摸著大象牙,他說:“我認為,大象像一根玉石做的棍子。”
    第五個摸著大象的尾巴,他說:“不,大象像一根繩子。”
    還有一個瞎子個子最高,摸著大象的耳朵,他說:“你們都錯了,大象像一把大蒲扇。”
    于是,他們爭論起來,各執一詞。其實,六個瞎子都接觸到了一部分真實,但都沒有了解大象的全部情況。

現代最大的陸生動物

    到動物園里去的人,特別是小朋友,總是興致勃勃地要去看看大象。
    為什么人們都喜歡去看大象呢?
    也許因為大象個子很大吧!
    是的,大象身軀龐大,頭大,耳朵大,鼻子長,腿兒粗,除了一雙瞇細的小眼睛和一條細瘦的小尾巴,身體的其余部分都很大。它是現代最大的陸生動物。有一種大象叫非洲象,高可達3.8米。如果你身高1.6米,那它的身高是你的2倍多。非洲象從頭到尾最長達10米,這一點,人沒法跟它比,因為人是兩腿直立的,象是四腳著地的。另一種象叫亞洲象,個子矮一些,但也有3.2米高。
    我們這里說象是最大的動物,不是說它是最高的動物。因為長頸鹿最高可達6米多,比最高的大象還要高60%。
    我們這里說象是最大的動物,而不是植物。因為大家都知道,很多樹木都比大象高大很多。如果把大象牽到美洲142米高的巨杉、澳大利亞495米高的桉樹跟前,那真是渺乎其小了。
    我們這里說象是現代最大的陸生動物。為什么要加個“陸生”呢?因為地球上除了29%的陸地,還有71%的海洋。而在海洋里,有些動物要比大象大得多。最大的藍鯨(又叫藍長須鯨),體長達33.59米,體重達200噸,相當于二三十頭成年非洲公象那么重。
    請注意,在“最大的陸生動物”幾個字的前面,為什么還要加“現代”兩個字呢?因為古代有些動物也很龐大。如北京自然博物館展出的7000多萬年前的鴨嘴龍,長17米,高8米;l.4億年前的合川馬門溪龍,高3.5米,從頭前端到尾末端長22米,重30—40噸。全世界最大的恐龍長42.7米,重100多噸。它們都比現代的大象大得多。2000萬年前的巨犀,頭長1.5米,肩高5.14米,頭頂高度8.23米,也比現代大象大。
    所以,完整地講,應該說大象是現代最大的陸生動物。你看,話要說得準確,真是不容易呀!
    那么大象,或者別的陸生動物,能不能長得特別巨大呢?比方說,高度是現代象的10倍,行嗎?不行!因為那就得解決很多問題。首先是身體支撐問題。象的高度是原來的10倍,體積就會是原來的1000倍,可是四條腿的橫斷面只是原來的100倍,它們就會支撐不住巨大的體重。如果不按比例,象腿特別粗,粗到肚子下面長滿了腿,那大象就會無法活動。這就是陸生動物不可能長得特別大的緣故。
    至于海生動物藍鯨,盡管體重是大象的二三十倍,但是它仍然可以自由行動,因為海水負擔了它的體重。如果它沖上陸地,就會被自己的體重壓死。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奇異的恐龍世界

可怕的寶物

    1795年,一支法國軍隊包圍了荷蘭一座小鎮附近的建筑物,一位將軍望著這座房子,心里七上八下。其實,法國人一通炮火就可以炸平它。但是,他要保住這座房子。原來,這座房子里藏著一件無價之寶,法國將軍準備把它獻給法蘭西共和國。
    這件寶物不是別的,原來是一塊巨大的下頜骨化石,上面長滿了短劍般的牙齒,可怕極了。沒有人知道這是什么動物的骨頭,但整個歐洲都知道它。這塊長一米半的大骨頭,變成了你爭我奪的無價之寶。
    后來,這塊骨頭作為戰利品,被運到了巴黎,年輕的古生物學家居維葉開始研究這塊化石。他把這塊化石與大象對比,覺得差別很大,但和一種生活在熱帶的巨蜥相似。居維葉認為,越古老的動物,與今天的動物越不一樣,因此,這塊化石很可能屬于遙遠年代的一種爬行動物的頜骨。這時候,一位名叫科尼貝爾的牧師,給這種動物起了個名字——滄龍。而另一位牧師推測,這種滅絕的巨型蜥蜴身長6米,但居維葉估計,這種動物身長超過12米。
    居維葉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相信上帝創世和《圣經》上“摩西洪水”的說法,因此,他雖然看出了動物的古老性,但無法解釋它們的來龍去脈。

奇怪的牙齒

    因為人們從來沒有見過活的恐龍,開始時,誰也不知道地球上生活過這種古怪的動物。要認識它們,得費上九牛二虎之力。
    1822年,英國一位醫生兼化石采集家曼特爾(1790—1852年),在新開辟出來的公路巖壁上,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牙齒和骨骼。這些牙齒巨大,齒冠被磨成平滑的斜面。他想這一定是一種吃植物的動物,但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動物。
    曼特爾把一顆牙齒送給居維葉,居維葉看了之后,認為這是犀牛或河馬一類的動物的牙齒,但曼特爾不大同意這個結論。
    曼特爾后來又請教了另一位學者——牛津大學的巴克蘭,巴克蘭也無法肯定,只是附和了居維葉的看法。
    曼特爾決定自己研究。他在倫敦亨特博物館,看到了一位博物學家從南美采到的鬣蜥,發現鬣蜥的小牙齒很像他發現的化石牙齒。于是,他得出結論,他發現的化石,很可能來自一種古代爬行動物。他給化石起了一個名字,叫“鬣蜥的牙齒”,我國古生物學家把這種動物譯作“禽龍”。
    曼特爾根據牙齒的大小,來推算這種古動物的個體,發現這是一種大得嚇人的動物,活著時身體長度有18米。
    曼特爾還在同一個地點,發現了許多其他種類的恐龍化石。這樣,他恐龍研究的序幕從此拉開。
    經過人們幾十年的探索,恐龍,這種早已滅絕的動物,才漸漸為人所知。1841年,一位年輕的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在他的論文中建議,把這種巨大的爬行動物稱為“恐龍”。這是一個很恰當的名字,人們一看到它,就會想到這種動物巨大而兇猛的樣子。

恐龍時代

    我們要知道古人的生卒年代,可以去查史書,或去看他的墓志銘。但是,恐龍死后,沒有人給它們寫傳記,它們的生卒年代是用地質學方法知道的。
    今天我們知道,地球的年齡已經有46億歲了。但是地球上的生命出現,也就是說,從第一個細胞出現到今天人類時代,大約只有30多億年。在30億年中,地球上的生命從單細胞發展到多細胞,并且有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分化。
    動物中的一支,叫脊椎動物,在4億多年前,占領了地球上的海洋、湖泊和河流,它們就是魚類。那時的魚,和今天的魚不一樣,非常原始,但它們在當時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這時是地球上的“魚類時代”。
    大約到3億多年前,有一種魚類從水里爬上陸地,變成了兩棲動物。這在生物進化上是了不起的大事。與此同時,湖岸、海邊的近水地帶,也有剛從水里移到岸上生長的植物——裸蕨,這種植物使荒涼的土地披上了綠裝。
    在進化水平上,兩棲動物比魚類要高一等。它們克服了呼吸和運動上的兩大障礙,鍛煉出陸地運動所需的強有力肢體。但是,它們幼年期和繁殖后代的時候,仍要待在水里,就像現在的青蛙。所以它們不是真正的陸生動物。
    在2億~3億年前這段時間,兩棲類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這是地球上的“兩棲類時代”。古代的兩棲類,模樣很古怪,又大又笨,后來統統滅絕了。今天的兩棲動物,是這類動物中殘留的一小部分。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珍稀動物大觀園

懶惰的蜂猴

    人們常常把那些不愛干活的人叫作“懶漢”,對于這種懶人,可以用各種方式改造他們,使他們成為勤奮的人。有一種被稱為懶猴的動物,屬靈長目,和人有點聯系,可是它們怎么也不會變成勤快的猴。這種猴大名叫蜂猴,外表倒是挺可愛的:金黃色的皮毛,背中央還有一道棕褐色的直線,圓圓的頭上長著一對小耳朵。它們雖然耳朵小,可聽力很好;眼睛又大又圓,周圍有黑眼圈,活像戴上了墨鏡。白天它們眼大無神,看不清什么,到晚上這副眼鏡可就發揮了作用,真可謂“夜眼”了。蜂猴軀體矮胖,四肢短粗,個頭比家貓還小點,人們可以撫摸它、抱它。1~2厘米的小尾巴隱藏在毛里,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它是高等的無尾猿呢!

為什么叫它懶猴

    蜂猴這個名字本來就很美了,可為什么又稱它為懶猴呢?讓我們看看它的行為動作就不難理解了。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蜂猴是靈長類進化中相當原始的種類,也被稱為原猴類(不是猿猴),它們曾廣泛分布于亞非大陸,但進化中它們落了伍,大部分消亡了,能生存下來的只能藏于密林中以被動的方式生活。亞洲僅殘存幾種,即蜂猴、瘠懶猴和數種眼鏡猴。非洲種類略多些,主要是因為馬達加斯加島與非洲大陸分開,莫桑比克海峽使它們得以保存下來。原猴遠隔萬里分布于東非、南亞兩處,有人便以此作為大陸漂移的重要證據。
    蜂猴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密林中,那里敵害少,氣候濕潤溫暖,食物豐富(鮮葉、嫩芽、種子、果實、小鳥、鳥蛋、昆蟲、蜥蜴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種環境養成了它們的惰性。它們白天在樹洞中或樹杈間,將身體蜷成一個圓球埋頭大睡,如果不是腸胃叫苦,它們好像要永遠睡下去。晚上醒來,它們在樹枝上或倒掛在樹枝下,慢條斯理地向前爬行,用那雙明亮的大眼睛四處張望,然后選擇可口的食物細嚼慢咽地吃著。它們吃得很慢很慢,每頓只吃一點,真像人們說的那些飯量小的人“吃貓食”一樣,吃一點就飽了。這也難怪,因為它們不愛活動,新陳代謝的速度就慢,一天到晚除了睡覺和覓食外,再也沒什么別的活動了。時間長了,它們全身長滿了綠色的地衣、藻類,真是名副其實的“懶猴”。

處變不驚

    從前有人為懶漢編了一個故事,說是一個人懶得連臉也不愿洗,以致脖子上的污垢很厚,一個小偷來他家偷東西,在他脖子上砍了一刀也沒有傷著他。懶猴也和懶人一樣,全身的綠色是它的保護色,藏在萬綠叢中很難被敵人發現。即使真的被敵人發現了,它也會處變不驚,這倒不是因為它沉著,而是因為它反應遲鈍。
    有一次,一只懶猴被狗咬了一口,它卻滿不在乎地慢慢轉過頭來看看,發出蜜蜂似的嗡嗡聲作為抗議。有人形容說,星期一扎它一針,它星期三才會哎喲叫一聲。別看它反應遲鈍,可有一種本領是別的動物都比不上的,那就是它能牢牢地抓住東西,讓它松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曾經看到一個獵人打死了一只懶猴,可它的腳趾仍然將樹枝抓得牢牢的,不肯掉下來。

大個子臺灣猴

大陸變遷的產物

    猴在它的進化過程中,依自然資源環境的安排,跟協商好了一樣,分別向三路進軍:一路以樹上生活為主,形成葉猴、疣猴類;一路在半樹木半灌木地區生活,形成龐大的長尾猴群;還有一路以地面、山巖為家,形成了狒狒、獼猴類。地面的環境比樹上危險得多,要在群獸中立足,不但要有膽子,還要有周密的組織。因此,獼猴、狒狒形成猴類中最有系統的家族群,它們性格兇猛,“翻臉不認人”,大自然造就了它們兇悍的性格。
    我國臺灣特有的珍稀動物——臺灣猴,屬于半地棲猴類。它與大陸上其他獼猴相似,只是它的軀體更粗壯,尾巴更長些。它身著黑灰色皮毛,腹毛色較淺,絨毛又長又密,如同穿著一件翻毛皮衣,身材顯得更加魁偉。在獼猴類中,臺灣猴可算得上大個子了。它的四肢近乎黑色,油光發亮,如同戴著黑絲絨長手套、穿著黑絲襪,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黑肢猴。我們想象這種猴子似介于獼猴和短尾猴之間,可算得上是大陸環境變遷的產物吧。

★科普大師劉后一經典生物作品合輯
★豐富的生物百科,溫暖的人文情懷
★揭秘人與自然,探索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