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珊瑚——獻給為保護珊瑚而奮斗的科學家》是被譽為我國當代大自然文學之父、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劉先平的最新力作。這一次,他捧出的是長達20萬字的中國首部描寫珊瑚礁科考的紀實文學作品。該書生動展現了我國科學家們為保護和恢復珊瑚礁生態系統所做的艱苦卓絕的奮斗,既有他們長年累月冒著生命危險考察珊瑚的精彩實錄,又有繁育、移栽珊瑚的奇思妙想。書中還附有大量精美圖片,向讀者展示了多彩而神秘的珊瑚世界,同時也展現了我國海疆特別是南海海域豐富的海洋資源。作品將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融于一體,熱情謳歌了我國科學家們為實現“恢復和繁榮珊瑚礁生態系統”夢想的拼搏精神和探索未知、開拓奮進的科學精神,力求喚起大眾的海洋意識,樹立生態道德觀念,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道理。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兵介紹了該書的四大亮點:強調海洋意識;呼喚生態道德;謳歌奮斗在第一線的科學家;宣誓南海主權。
中國出版集團副總經理、著名評論家潘凱雄對劉先平四十多年來堅守大自然文學,以及在大自然文學領域的創新開拓和獨樹一幟的標桿位置給予了贊賞,并認為《追夢珊瑚》在呼喚海洋意識,以及描寫科學家科研的主線上有突出的特點。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劉玉琴認為,劉先平的功力、定力、勤奮和深厚的人文情懷,都給兒童文學、大自然文學增光添彩。《追夢珊瑚》是他生態道德和海洋意識的集中體現。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認為,劉先平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寫作,對少年兒童進行大自然的教育,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教育內涵。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王泉根認為,《追夢珊瑚》的價值目標是劉先平反復倡導的生態道德理念,其文學價值取向是一種現實憂患主義。劉先平的大自然文學作品是跨文化對話,跨代際溝通,跨文體寫作。
《人民文學》副主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李東華認為,劉先平的作品不但是用筆寫出來的,還是用腳走出來的,因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對大自然考察和探險之后的美麗的結晶。
《文藝報》文學評論部主任劉颋認為,《追夢珊瑚》等大自然文學作品能夠幫助少年兒童重新建立起他們與身處的世界之間的聯系,讓他們對自己身處的世界多一點了解,多一點關注,多一點愛。
最后,劉先平致答謝詞——我在大自然中跋涉了四十多年,寫了幾十部作品,其實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喚生態道德。在面對生態危機的世界,歌頌生態道德,因為生態道德是維系人與自然血脈的紐帶。他堅信,只有人們以生態道德修身濟國,和諧之花才會遍地開放。